|
在短视频上“露脸”“办案” 眼看骗子就要得手 却被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公安局 反诈民警隔着屏幕怒怼 “你要点脸噢,欧博百家乐你要点脸!” 7月5日14时许,兴安盟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专班接到乌兰浩特市居民张某的求助电话,称其母亲于女士近日行为异常,常与陌生人视频聊天,怀疑是遭遇了电信诈骗。 预警专班迅速研判,初步判断于女士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盟、市两级反诈中心与属地派出所立即展开联动,对于女士进行上门劝阻。 “大姐,我是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您千万不要给任何人转账……” 14时15分,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和平派出所民警辅警赶到了于女士家。多次敲门不开,打电话也不接,联系其家人后得知,于女士已打车去银行汇款。 14时24分,民警辅警赶到银行,只见于女士拿着一包现金正在和骗子视频通话,民警立即上前制止。原来,她正准备把3万元现金汇给和自己通话的“警察”,民警怒不可遏,便发生了文章开头隔屏怒怼的一幕。 经了解,于女士在一款App上收到一条自称是“警察”的人发来的消息,称于女士身份证被别人冒用参与诈骗,诈骗金额200多万元,需要下载一些软件处理此事。于女士点开了骗子发来的链接,随后又将自己名下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都告诉了对方,直到自己卡里的5000元被转走,于女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经过民警近40分钟的耐心讲解,于女士才如梦方醒:“我真是鬼迷心窍了,幸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我这3万元也都被骗了!” 套路解析 上述案例中遭遇的是冒充公检法类诈骗。骗子主要针对防范意识较差、不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的群众实施诈骗。其实,只要了解骗子的惯用手法,大家即可识破此类骗局。 第一步 引诱目标 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QQ 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 第二步 威胁恐吓 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藏毒、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逼、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同时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步 实施诈骗 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其到宾馆等独立封闭空间,阻断与外界联系,进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并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下载指定App、引诱受害人从正规贷款平台借款转出,达到诈骗金额最大化的目的。 ➮ 如遇自称公检法人员主动联系你,不要轻信,及时报警或就近到辖区派出所求助。 ➮ 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办案,不会用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