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欧博注册

当前位置: 欧博注册 > 欧博会员网站 > 文章页

专家表示下代主战坦克将使用非标准技术方案(图)

时间:2024-11-14 04:4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66 次
专家表示下代主战坦克将使用非标准技术方案(图),

专题:图片频道

苏联时期制造的T-64主战坦克

俄罗斯T-72主战坦克

苏联的T-34坦克

  最近,智利陆军订购了德国的“豹-2”坦克,印度决定大量采购俄罗斯的T-90坦克及其生产许可证,而世界上最大的几支陆军――美国、俄罗斯等国陆军正在继续完善其坦克部队……这些消息以及其他有关履带、装甲和大炮的消息构成了全部军事新闻的很大一部分。看来,与一些专家的预测相反,进入新世纪后,诞生于上世纪的战场“骄子”――坦克并未退出战争舞台。那么现代坦克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应该先明确一下有关术语。

  现代坦克首先是指主战坦克,即装有重装甲和置于旋转炮塔内的105毫米及其以上口径火炮的履带式车辆。自行火炮、轻型坦克和战术技术指标与它们类似的轮式战车在本文中不做研究。

  主战坦克作为一种战斗车辆,诞生于二战的战场上。中型坦克,首先是著名的T-34和Pz.V “豹”式坦克被公认是主战坦克的鼻祖,是它们最早将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较好地结合起来。这些中型坦克将“三十年代的王者”――轻型战斗车辆排挤出了战场,只有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侦察分队还保留着后者,它们重量轻、尺寸小的特点在这里还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战期间研制的中型坦克的火力与防护力与上一代重型坦克相当,有时甚至超过后者。象ИС-2、“虎”、“虎王”式坦克这样的重型坦克的特点是:装甲厚度显著增加,不同部位的装甲差别很大(车身正面是首要的防护部位),火力强大(能够远距离摧毁加固火力点和有防弹装甲的坦克)。

  这些车辆的优点也是研制新一代坦克要优先考虑的。新一代坦克的主要特点如下:不同部位的装甲差别很大,以确保能抵御穿甲弹和反坦克导弹对车身正面的攻击和小口径炮弹、子弹及弹片对侧面的杀伤;装备强大的武器,以确保能够摧毁永备防御工事和相同级别的装甲车辆的强大武器;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以确保高速行军和在战斗中进行高强度的机动。

  西方最早的新型主战坦克是研制于60年代初的美国的М-60、英国的“奇伏坦”、法国的АМX-30和德国的“豹1”。这些坦克反映了研制者们的不同观点:法国人和德国人重视机动性――AMX和“豹”式坦克的特点是重量轻(分别为36吨和40吨)、速度快(65公里/小时)、中等程度的装甲防护(80-100毫米)和良好的火力(105毫米火炮)。英国设计师强调火力和防护力――55吨的“奇伏坦”装有较厚的装甲(炮塔前部厚达200毫米),火炮口径120毫米,但行驶性能相对较弱(45公里/小时)。美国人则企图在三种性能之间寻找平衡,M-60的早期型号重量为46吨,装备105毫米火炮,装甲增厚到150毫米,但最终还是牺牲了速度(仅50公里/小时)。

  应该说,苏联最早的主战坦克是60年代中期研制的T-64,其前身是以T-54/T-55中型坦克为原型研制的T-62。T-62的115毫米火炮虽然火力超过西方坦克的105毫米火炮,但仍被视为是中型坦克。苏联设计师企图将“奇伏坦”的火力和防护力与АМХ-30 、“豹”式坦克的速度集于T-64一身。乍一看,这一问题似乎是不可能解决的。但在将乘员数量减少一人并最大限度地缩小坦克尺寸后,这一问题被成功地解决了。T-64车身长度由“奇伏坦”坦克的7500毫米减至6540毫米,车身高度从2900毫米减至2170毫米。通过减少装甲覆盖空间容积和装甲面积,成功地增加了装甲厚度:车身正面装甲厚205毫米(“奇伏坦”坦克仅为120毫米),而炮塔前部装甲厚达340毫米(“奇伏坦”坦克仅为200毫米)。如果将T-64坦克正面多层金属陶瓷装甲折合成普通钢制装甲,厚度相当于600毫米,因此其防护力具有同时代其他坦克无可匹敌的优势。其主要武器为125毫米滑膛炮,性能也优于西方产品。全车重42吨,行驶速度最大可达75公里/小时,堪称世界纪录。

  战后第二代坦克的产生正遇上核武器和各种导弹大发展的时代。如果说核武器的问世推动了作为最佳核防护车辆的坦克的发展,那么就象30年前反坦克炮和坦克炮是轻型坦克的终结者一样,反坦克导弹特别是直升机载反坦克导弹的出现对主战坦克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新型机动防空系统的问世和坦克自身的完善则是对此威胁的回应。坦克开始加装附加装甲、护板,后来是反应装甲。各国开始研制用于消灭反坦克导弹或破坏其制导系统截获目标的系统。

  反坦克导弹在最初在几次阿以战争中表现不俗,苏制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击毁了大量М-48、М-60 和“百人队长”式坦克。但尽管如此,反坦克导弹仍然不是坦克的对手。由于反坦克导弹相命中率相对较低(摧毁率更低),直升机突防能力较差,步兵反坦克导弹战勤组在坦克及其伴随的摩托化步兵武器面前的生存能力较差,使得坦克仍然占据着战场的主宰位置。坦克的优势地位在漫长的两伊战争中也得到了证实。

  可以说,坦克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出尽了风头。美国最新型的М1А1“阿布拉姆斯”坦克是多国部队的主要机动作战力量,其相对于伊军的苏制T-72的早期出口型号乃至其它更老的坦克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再加上各兵种在强大的航空火力支援下协同一致,使得美军取得了对中东最强大的陆军之一的无可争辩的胜利。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坦克在强攻格罗兹尼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并不能动摇其地位:俄军坦克损失较大的不是因为技术装备质量差,而是因为作战准备不充分。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由于吸取了前面的教训,连老式的T-62坦克损失也很小,现代化的坦克就更不用说了,俄罗斯坦克得以为自己“正名”。

  近十年来对坦克来说最严峻的一次考验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美军在与伊拉克正规军交战时遭受了比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更大的损失。但与伊拉克正规军的战斗仅仅是个开始,美国及其盟国主要的损失还在后面,即在大量反美武装分子的抵抗行动中。象1995年俄军在格罗兹尼、1945年苏军在柏林一样,美军坦克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上的主要对手是手持反坦克火箭筒的武装分子,而在居民点外,则是大量的地雷和自制爆炸装置。但在这种情况下,坦克成为最可靠的车辆,其重装甲能保护乘员免受大多数兵器的杀伤。如果说老旧的РПГ-7火箭筒只能击毁M1A2的侧装甲,那么大部分轻型装甲技术兵器在便携式步兵武器的穿甲弹面前都束手无策,最多只能抵御其弹片的杀伤。

  除了防护力以外,坦克还具有最好的通行能力――履带推进装置、强大的动力装置和越障能力使坦克在必要时可在轮式车辆无论如何无法通过的地方开辟道路。坦克的主要法宝是火力――1门火炮和2-3挺机枪能够确保消灭绝大多数目标。

  通过分析2006年夏天发生在黎巴嫩的战争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以色列的坦克作为最具防护力、最强大、机动性最好的火器,确保了分队的战斗稳定性。

  现代化主战坦克,象俄罗斯的T-72、T-80、T-90,美国的М1А1/А2,法国的“勒克莱尔",英国的“挑战者”,德国的“豹-2”,以色列的“梅卡瓦”等,到底谁最厉害?在这个问题上专家们各持己见。要解决这个纷争是很困难的。每一型坦克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美国和以色列坦克的特点是电子化程度高,但重量较大;法国坦克的内部设备也很先进,但其走行部分不够可靠,装甲弱于其他对手;德国坦克,特别是“豹2A6”,装甲很好,但机动性不足,而且在软土上的通行能力不好;英国坦克防护力和火力都很好,但机动性是弱点。俄罗斯坦克火力很猛,专家对其改进后的125毫米炮评价依然很高,而炮射导弹的装备使其“拳头”可以比其它大多数坦克伸得更长,它的装甲也很好,特别是正面装甲。但与此同时,俄军的坦克手们也常常抱怨他们的坦克象T-64一样,内部空间太小,工作不方便,而且电子设备比西方落后。尽管什么坦克最厉害这一问题很难回答,但多数专家对它们的优势和弱点的看法是一致的。

  未来坦克的研制者们企图打破各型坦克各有长短这一局面,让自己的坦克拥有决定性的优势。但设计师们遇到的困难在于,诞生于一战末期的现代坦克的传统布局(指挥舱+炮塔和战斗舱+发动机-传动装置舱)已经没有任何发展潜力,继续增加坦克重量、安装威力更大的火炮和装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多数专家认为,下一代坦克将按照非标准型式研制,并且使用非标准技术方案――无人炮塔,乘员将全部集中于指挥舱,采用可变装甲方案,坦克炮的口径将从120-125毫米增加到140-145毫米,而坦克炮本身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炮弹将使用液体金属装药,发射时在炮管内进行电磁加速。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美国等其它主要研制国的新型坦克将陆续问世,时间将证明以上方案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在工程师和军人的思想里,坦克仍旧是通用的、强大的机动兵器,是坦克师、机械化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战斗稳定性的基础,而主要国家的陆军实力依然要靠它们来保持。(完)

  译自:俄罗斯“纽带网”

  作者:伊利亚-克拉姆尼克

  编译:知远/波波夫金

责编:张托雅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11-04 03:11 最后登录:2025-11-04 03:1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